直播app

专业版 简繁转换 English

搜索热词: 婚姻登记 低保 养老 收养

当前位置:直播app - 民政资讯 - 直播app动态

佛山市社会福利院:用专业和爱心为唐氏综合征孤儿铺就康复路

2025-08-19 09:59:59 来源:佛山市民政局 阅读次数:0
浏览字号
打印页面

  9岁的孤儿小怡(化名)曾经只能躺着用奶瓶喝流食,无法言语、不能咀嚼、不具备自理能力;如今,她不仅能够稳稳地握勺用餐,还能清晰地发出“拜拜”等话语,并顺利通过佛山市启智学校入学面试。今年9月,小怡经过长期系统的康复训练,终于得以像其他孩子一样,背起书包踏进校园。这份看似寻常的进步,凝聚了佛山市社会福利院康复团队无数个日夜的悉心守护,深刻诠释了“民政为民、民政爱民”的温情承诺。


被按下暂停键的童年

  2016年出生的小怡,被诊断为唐氏综合征、伴有智力障碍。从婴儿时期到8岁,她的生活空间被局限在一张护理床内。当同龄孩子们学习走路、玩耍、步入校园时,小怡只能静静地躺着,依靠流食摄取营养。但佛山市社会福利院对她的康复训练从未间断——无论是吞咽刺激还是感官唤醒,都日复一日地坚持,哪怕进步微小如毫米,也从未放弃。

  转折点发生在2024年春天,为了让她“背得动书包”,康复团队为她量身定制“入学预备”康复方案:以吞咽安全为核心,先解决“吃得下”;再串起语言、认知、大运动,让她“说得出、坐得稳、走得动”。那天,小怡像往常一样来到康复室。康复师吴天英蹲下身,轻轻握住她的小手,温和地说:“小怡,我们一起努力做康复练习,你也能自己吃饭、走路上学。”


用专业和爱心铺就康复路

  每天上午,康复师先从调整进食姿势和逐步尝试不同质地的食物入手,重点帮助小怡进行吞咽功能训练;下午则专注于语言、认知、大运动及生活自理能力的系统训练。这些看似基础的练习,像是在重塑身体的记忆——早期形成的依赖躺卧、吮吸流食的习惯,让小怡对改变充满抗拒,当康复师用勺子喂食时,她会把食物吐出来,甚至故意吐向康复师;对新食物的质地、温度异常敏感,非流质食物入口就吐。面对这些挑战,吴天英总是耐心地说:“不急,我们慢慢来。”

  在吞咽训练方面,康复团队从稀奶糊到稠奶糊,再到多样质地食物,一点点打破小怡对“躺喂”的依赖,让她慢慢学会坐着用勺子进食。

  在生活训练方面,康复团队让小怡白天不穿纸尿裤,并定时提醒她上厕所,手把手教她穿脱衣物,让她从依赖照护到主动动手。


图片1.jpg

 


  在语言沟通方面,小怡从模仿声音、动作,到说出“阿姨”“姐姐”“拜拜”“抱抱”等词汇,理解简单生活指令。

  在功能训练方面,康复团队让小怡通过牙齿咬合训练增强咀嚼能力,逐步适应固体食物。


图片2.jpg

 图片3.jpg





迈向新的人生阶段

  2025年6月,小怡迎来了令人欣喜的变化:吞咽能力显著提升——能稳稳握住勺子,独立吃饭,接受多种固体零食,吞咽安全大幅提升;语言与社交进步——能清晰说出“阿姨”等词汇,认识身体部位,主动与人打招呼;生活自理能力实现质的飞跃——能独立完成上厕所、穿脱衣物等基本动作。

  康复带来的蜕变,为小怡打开了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。2025年6月,她成功通过佛山市启智学校的入学面试,将于今年9月正式成为该校新生。

  在佛山市社会福利院,还有许多像小怡这样的孩子,正沿着“一人一案”的精准康复路径稳步前行。从福利院到校园的每一步跨越,都凝结着康复、护理团队的专业守护与孩子自身的努力。2024年9月,市社会福利院获批成为佛山市残疾人康复服务定点机构,这一平台的设立将惠泽更多孤残儿童,助力他们在这一方天地中迎来生命的蜕变,重启精彩美好的人生。


关闭窗口

扫描关注
直播app

新浪微博